想要感受高雄的創造力,2022台灣設計展《MAKE PRO創造之城》展區,肯定能讓大家在觀賞完之後,紛紛對這個城市投以敬佩之心。以駁二棧柒倉庫為舞台,《MAKE PRO創造之城》由「選選研」主導策展內容與視覺、「極製設計所」負責空間與展示設計,共同推出名為「MAKE PRO」的高雄在地虛擬品牌。這個虛擬品牌集結20多家深耕高雄的企業,領域更橫跨工業、科技、民生等,「這些產業乍看沒有共同點,仔細觀察,卻都能在其中看見驚人創造力。」選選研主理人林唯哲如此說道。
台灣人日常風景,源於港都的製造硬實力
回想企畫之初,林唯哲說道,自己為了理解高雄製造業的本質與內涵,親自走訪多家深耕數十年的企業與品牌,每一次拜訪都會開啟更多新知的大門,「當我越深入了解高雄製造業,就會發現生活許多物品都來自高雄,即便不是在此製造,原料製造也可能發源於此。接觸了數十位的Maker,從經營者到基層,每位製造者堅守崗位,也同時保有製造新事物的熱情。從這之中,強烈的感受到製造與創造的精神共存,這件事讓我很感動。」
當感動慢慢成型,林唯哲對展覽的輪廓也越發清晰,更讓他確信要將這些致力於製造的身影、充滿研發思維的精神,傳遞給所有人。「不過這些產業都很低調,低調到讓我覺得,若是給出譁眾取寵的創意來策展,反而名不符實,也失去了他們低調內斂的氣勢。」
而在極製設計所主理人游麲加入拜訪高雄產業的行列後,兩人一致認為,如果將產業的產品藉由創意轉換或包裝成文創商品,反而會失去其本質與意義,「不如就讓棧柒倉庫變成一座代表高雄製造的大工廠吧!」思及此,游麲提出了相當大膽的觀點,決定屏除過往展覽分區的空間規畫,而是一逕以工廠概念下的材料地景為空間主調。
多數的展覽會將內容分做不同的區域企劃,但製造業的本質已是相當具體而美麗,希望能如實地呈現這樣真實的感受。此次將兩人探訪現場的印象,化為貫穿場域的元素,與地景相應,讓空間自己說故事。整個展場融為一體,每個展物都是重要的存在。不一定要用分區的方式說故事,而是把兩人探訪現場的感受,化為貫穿場域的元素,與地景相應,讓空間自己說故事。
讓回歸經驗本質的空間設計,成為閱讀高雄的新方式
「高雄製造業的那種重量感,與巨大的尺度空間,是我們想帶給參觀者的重要體驗。」游麲說明展場內一座座材料山的發想來源。
他提到,在走訪製造業現場時最震撼的,是這些超尺度的工廠、機具,一旁則有堆疊成山的工業原料或半成品,「這些他們習以為常的光景,是一般人難以經驗,且相當震撼的。因此我們將企業切割下來的金屬片、鐵屑等材料運到棧柒庫,並堆成2公尺高的山形,讓這些地景為參觀者提供另一種觀看工業材料的方式。」
坐落在材料山前面、形狀大小各異如島嶼般的展台,是本次命題的主角們。每個展台都會擺出該產業的象徵物品,搭配富有人味的採訪文字,讓林唯哲笑著肯定的說:「我相信大家走完這二十多件展物、閱讀我們親身的體會並深入淺出的文字、感受空間所傳達的產業的力道感,以及聽這些不善言詞的製造者心裡的話,肯定會對高雄的產業感到佩服。」而略顯昏暗的空間,只將戲劇性的光線留給展台與材料山,更是經過巧妙調整出的設計,游麲表示,用強烈的明暗對比讓展品自明性提高,同時也回應棧柒倉庫這個具有在地產業意義的空間。
對於本次的策展方式,林唯哲坦言,過往或許會採用創意或設計的方式切入,「我們感受到了高雄製造產業的創造力。早期是規格化的量產,現在是高品質且隨著趨勢進步的研發,或許能說高雄的「製造業」已成為了「創造業」他提及,某個拜訪的工廠主要製造電熱控制器,業主雖逢退休年齡,卻始終覺得自己還能做、研發精神更從未熄滅,便轉為製作農業相關設備,「於是我們把他正在開發的溫室作為展台之一,可說是高雄製造業不斷進化的證明。」
林唯哲透露,至今還有許多新廠商等著去認識,讓他體認到高雄製造業有多龐大;但也因為龐大,更需要被妥善闡述,於是「MAKE PRO」在地虛擬品牌,背負著傳達真實製造實力的任務,準備在2022台灣設計展中,將高雄製造業的內斂魅力帶給觀眾,讓製造業不再是「重工業」的同義詞,更推動著這座不斷進化的Pro級城市!
文字_黃映嘉 編輯_郭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