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發現了嗎?近幾年來,從傳統品牌的創新到交通工具的新演繹,「設計」已悄然走進生活,改變台灣人的日常即景;讓大家赫然發現,設計不只是「美化」而已,更可能影響公共事務,甚至成為城市治理的核心議題!然而,設計究竟有哪些可能性?又能如何與不同議題、科技相結合,創造出不一樣的變化型?關於這個問題,2022台灣設計展以22個貨櫃來回應!



設計團隊各顯身手,表現台灣設計的眾聲喧嘩


座落於 2022 台灣設計展主展場「設計中島」8號碼頭上,由高雄副市長史哲、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共同策畫的「台灣設計設計台灣 X 22 組台灣設計力」,用 22 只 40 呎貨櫃裝載著 22 組知名台灣設計師/團體的精彩創意,邀請觀眾逐一開箱充滿創造力的盒子,看見設計如何在平面、公益、資訊、景觀等各領域發光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這22組設計團隊皆為一時之選,一字排開包含One-Forty、侯林設計、美感細胞團隊、勤美璞真基金會 X 草字頭、永真急制Workshop樸實創意 X 中間研究室、種籽設計、東海醫院 X 徐景亭、李政瀚、JUST IN XX 周裕穎、一隱照明設計、太研設計吳書原、方序中 X 33號白日夢、邱柏文、我在品牌林國慶、小智研發、陳秉良、鄒駿昇、簡訊設計、不二良、Bito、豪華朗機工。這些明星級設計團隊齊聚港都,從不同視角出發,讓人看見台灣設計的眾聲喧嘩!


用設計為途徑,觸碰人們的柔軟內心


舉例而言,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帶領的「永真急制Workshop」團隊,便帶來了超乎想像的《假平面》!這不僅是「永真急制」近年客製字體設計的立體現場演出版本,在團隊重新演繹下,更彷彿一場雲端硬碟裡檔案們的迷你集會,讓人期待進入這場檔案的設計派對!



另一方面,《小花白日夢》則是設計師方序中與「樹德科技大學」視覺傳達設計學生展覽《33號白日夢》,交迸出的新花火!原來,始於2015年的「小花計畫」透過藝術與音樂共創過程,為過往記憶賦予新意義;這次則結合白日夢的視覺創作,進一步觀察並理解社會中需要被認識的聲音,讓觀眾們看見,設計不只是炫目的視覺效果,也可能觸動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。



不只發布「台風警報」,更展現島嶼野美學


至於擅長資訊設計與內容行銷的簡訊設計,則以《資訊起飛中!用好設計讓資訊飛出去》為題,透過親切的紙飛機意象,讓觀眾感受「資訊」如何乘著設計的翅膀飛得更遠,也在此過程中,發現資訊的正面影響力。除了資訊起飛中,在知名動態設計團隊Bito眼中,台灣風格也正在席捲世界!也因此,Bito以「台風」與「颱風」的諧音梗,對世界發送幽默的《台風警報》,並帶來6個每日常見的市井小民角色,以乍看平凡卻素樸有趣的細節,展現島嶼獨特風情,令人不禁會心一笑。




有別於Bito以市井小民表現「台風」魅力,對於太研設計主理人吳書原而言,野草更能展現台灣的生命力!也因此,這回他將島嶼的豐富地景放進一只貨櫃,讓貨櫃成為台灣野生植物的微縮風景,更讓人感受到台灣的野性魅力。無論你是來自哪個領域,在「台灣設計設計台灣 X 22 組台灣設計力」裡,你將能感受到,台灣設計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打動人心。



而在感受台灣設計力之餘,夜間到訪的觀眾,更能看見由FREES馮建彰總監操刀的「設計擎天 光之展演」。原來,從日落的18:00到深夜23:00,22只擺陣成圓的貨櫃上將衝起擎天光束,貨櫃中心環形LED螢幕也隨之流轉,搭配著盧律銘、曼達兩位作曲家創作的音樂,璀璨地揭開大港新型態夜間展覽的序幕。而旅人在欣賞視覺與聽覺之藝時,也不妨到貨櫃內圈中心的「中島酒吧」,頂著滿天星斗、吹著習習微風、伴著微醺酒意,感受台灣設計的迷人魅力。




文字_張喬米 編輯_郭慧


最新消息 返回前頁